能源價格正節節上漲,今年8月,平均價格同比高出25%。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在于天然氣。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計算,天然氣價格同期飆升了44%。
柏林一天然氣儲罐
德新社報道,現貨市場上,年初以來天然氣短期交易價格已增加一倍以上。英國情況尤甚,價格遽漲250%。
專家們指出,能源價格上漲,原因眾多。一方面,全球需求恢復常態,經濟回升,而亞洲的消費也在緊密相連的
天然氣市場上影響了歐洲的價格水平。
另一方面,2020/21年相對寒冷的冬季之后,歐洲儲氣量尚未完全補充。在德國,儲存量未及三分之二,而一年前是94%。此前各年份,供暖季節到來之前的儲罐存量都要明顯好于現在。
德國分布各地的地下儲存設施用于彌補消費高峰,尤其是在冬季。根據行業組織——天然氣儲存動議( Initiative Erdgasspeicher)提供的數字,寒季,德國60%的天然氣消耗一般由國內儲存設施覆蓋。
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故障以及維修產生了部分影響。荷蘭逐步淘汰
天然氣生產也是一個原因。高昂價格更不會鼓勵有關方面積極儲存。不過,德國聯邦議院綠黨黨團副主席克里舍爾(OliverKrischer)有不同的解釋。他懷疑,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在德國和歐洲其它國家的儲存設施空置狀況乃是故意所為。他稱,鑒于北溪2號
輸氣管道仍未獲試運行許可證,德國可能陷入“被勒索境地”。
英國政界已談及“能源危機”。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國務大臣克沃滕(KwasiKwarteng)在國會與能源公司舉行緊急磋商。此后,他聲稱,預計今冬不會出現供應瓶頸: “燈絕對不會熄,人們絕對不會無法給住房供暖。”